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公司公告

更多公告>>
公司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动态 > 扭矩试验台数据采集频率对峰值捕捉准确性的影响
扭矩试验台数据采集频率对峰值捕捉准确性的影响
点击次数:11 更新时间:2025-11-22
  在紧固件、电动工具、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扭矩性能测试中,峰值扭矩(如最大拧入扭矩、断裂扭矩或打滑扭矩)是判定合格与否的关键指标。而数据采集频率(采样率)直接决定了能否真实、完整地捕获这一瞬时极值。若采样率不足,极易导致“漏峰”或“低估”,造成误判。
 
  一、峰值扭矩的瞬时性特征
 
  以螺栓拧紧过程为例,从弹性变形到塑性屈服再到断裂,峰值扭矩往往在几毫秒内完成。例如,高速电动扳手测试中,峰值持续时间可能仅5–20 ms。若采集频率过低(如100 Hz,即每10 ms采一个点),很可能恰好错过峰值点,记录值仅为真实值的80%–90%,严重时偏差超15%。

 


 
  二、采样率与精度的关系
 
  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,要准确还原信号,采样频率应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成分的2倍。对于快速变化的扭矩曲线,行业普遍建议:
 
  静态或慢速测试(如手动拧紧):≥500 Hz;
 
  动态高速测试(如气动/电动工具):≥2000 Hz,高端设备可达10 kHz以上。
 
  实测表明,在2000 Hz下,峰值捕捉误差可控制在±1%以内;而降至200 Hz时,误差可能飙升至±8%。
 
  三、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
 
  启用“峰值保持”功能:部分扭矩试验台具备硬件级峰值锁存,即使软件采样率低,也能暂存瞬时最大值;
 
  动态调整采样率:在预估峰值区间自动提升采样频率,兼顾数据量与精度;
 
  验证测试:用已知标准扭矩发生器进行比对,评估当前采样设置的可靠性。
 
  四、行业标准要求
 
  ISO 16047明确指出:“测试系统应能准确记录扭矩-转角曲线,尤其关注屈服点和最大扭矩。”虽未规定具体采样率,但隐含高动态响应要求。
 
  在追求“快、准、稳”的现代装配质量控制中,扭矩试验台的采样率不是“越高越好”,而是“恰到好处地覆盖峰值”。忽视这一点,再精密的传感器也难逃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
电话:
0531-85555885
0531-85555889
手机:
13031706888